能源行业“十五五”发展的四大趋势 | 能源行业“十五五”系列文章(一)(点击阅读)
能源企业“十五五”规划的四大思考 | 能源行业“十五五”系列文章(二)(点击阅读)
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与应用 | 能源行业“十五五”系列文章(三)(点击阅读)
在“双碳”目标引领与智能化浪潮席卷的当下,二者正对各行业产生深度且广泛的影响。于能源行业而言,这既是挑战亦是机遇,推动着能源行业与数字化实现深度双向融合。能源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双碳”目标下能源行业转型升级进程中面临的一项全新任务,更是顺应时代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关乎行业未来走向。
一、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目标
01、增强能源系统安全
能源行业数字化通过技术革新、数据驱动决策和智能化管理,增强能源安全。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能源生产、传输和消费过程的实时检测,并优化能源调度,从而提升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优化能源资源的配置。数字化还可以提升对能源安全风险评估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强化能源安全风险预警,并能在能源安全事故发生时,为应急响应和处置提供支持。同时,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升级和迭代不断加强能源数据安全保障和抵御网络攻击安全,维护能源系统的稳定运行。
02、促进能源行业可持续性发展
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升能源效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整个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智能电网等技术减少能源浪费,降低企业生产及用电成本,通过数据分析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维护成本。通过行业数字化,还可以促进能源行业可再生资源的整合、催生新业态。以数字化技术为引擎,促进产业升级与创新的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驱动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进化,推动行业可持续化发展的同时,打造技术、产业深度融合的绿色发展生态圈。
03、重塑能源企业核心竞争力
能源企业通过数据驱动、技术赋能以及模式创新,构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数字化转型帮助能源企业核心竞争力从传统要素向数字化要素迁移,如核心资源禀赋除了传统的矿产资源、硬件设备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数字资产、用户画像等获得资源竞争优势;在生产效率方面,传统的规模化生产、人工调度等模式边际效应锐减时,企业可以通过智能优化、柔性生产等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等。能源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重塑企业竞争力模型的同时,结合行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国际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能力。
二、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
01、趋势一:数据感知能力成为企业发展基础
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数据已不再仅仅是生产经营的副产品,而是逐渐演变为参与生产经营的关键要素。数据已然上升成为一种战略性资源,数据感知能力则成为推动数字化转型不可或缺的基础能力。数据感知为企业提供了有效手段,使企业可以精准掌握设备运行情况、深入洞察客户需求。资产及客户是能源企业在数据感知能力建设主要的关注对象。
02、趋势二:以数据挖掘推动运营决策精益化
借助数据感知网络所采集的数据,需要通过分析挖掘手段来充分释放其潜在价值。能源企业长期沉淀的海量行业领域专业数据,将率先投入到业务运营效率的提升中。通过对海量业务运营数据的深度剖析与挖掘,能源企业改变了原有的依赖经验进行决策管理的模式,转而依托多维度数据分析结果。这一转变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压缩管理链条,能够针对不同业务场景定制个性化决策,增强了决策管理的客观性、精益性和敏捷性。
03、趋势三:从产品质优向体验提升的跨越
在能源监管力度持续加强的大背景下,能源企业仅依托能源供应这一单一途经,愈加难以实现利润增加。当下,客户的需求已发生显著变化,不仅注重产品本身,对消费体验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众多能源企业开始利用数据改善客户体验。他们积极拓展数字渠道,通过这些便捷、高效的数字化途径开展全方位服务,包括在线服务和自助功能,让客户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查询、付款、管理等操作。线上线下服务融合的趋势不仅能更深入理解客户需求,也拓展了其他服务模式。
04、趋势四:数字化正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引擎
数字时代,数据已经成为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创新的核心动能,能源企业立足于传统业务,充分发挥自身在行业技术和数据方面的优势,拓展和培育新的业务领域。特别是随着各类能源技术的成本持续降低,新型能源商业模式将不断涌现,未来能源商业模式将在数据和数字技术的双重驱动下,不断向清洁、高效、分布式方向稳步迈进。
05、趋势五:以多能互补技术助推能源数字化转型
能源互联网正逐步与新能源行业快速融合,成为驱动行业技术进步与应用落地的关键,其将助推多能互补技术体系快速发展。整个能源体系逐步向着分布式、互联性、开放性、智能化多级电网体系发展。
三、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
01、安全为先
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当下,强化网络安全至关重要。能源企业需从多方面发力,筑牢安全防线。一方面,要大力提升网络安全意识,通过定期培训、案例警示等方式强化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将安全理念融入企业管理中。另一方面,积极引入先进的安全技术,如加密技术、入侵检测系统等,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同时,在行业层面,还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统一数据安全标准;在企业层面,需完善保障机制,制定应急预案。通过这些举措,全面构建能源数据安全管理体系,保障能源数据安全,为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安全保障基础。
02、数据破局
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大力推进智慧电厂、智能油气田、智能化能源建设,提升企业决策智能化水平、经营效益和服务质量。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全链条各类主体信息共享,实现全景可感知、全局可控制、主配电网有效协同、各类电源实时调控,提升电力资源配置效率和系统安全运行水平。终端用能环节加快构建数字能源生态,建设智慧能源城市、智能社区(园区),提高用能系统协同调控及智能化水平,催生智慧用能新模式,以数字经济助推绿色消费升级。
03、培育能源新业态新模式
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是关键突破口。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企业可深度挖掘能源数据价值,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实现多元化转型。如培育能源新业态新模式,优化整合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构建源网荷储高度融合、协同互动的供给新形态。结合工业、交通、建筑等典型应用场景,因地制宜建设智能微电网,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
实现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要多维度发力。通过不断提升能源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为行业转型筑牢根基;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对能源业务和系统重构,打破传统壁垒,重塑能源产业生态价值链;多方面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发展数字化综合能源服务、能源大数据服务等新业务、新业态和新模式。